铸钢件检测方法有哪些?
1、对于中小型铸件,其体积小、重量轻,加工量也少,可以在固定式磁粉探伤机上至少在两个大致垂直的方向磁化。采用直流或脉动直流电流,用湿法连续法检验。直接通电法、穿棒法、通磁法以及线圈法都是可以用的。
2、对于体积较大、较重的铸件,至少在两个大致垂直的方向对局部或分区进行磁化。采用直流或半波整流的便携式或移动式磁粉探伤机,用触头法或磁轭法,干法连续法或湿法连续法,对铸件局部或分区进行检测。检测一般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。
3、为了防止烧坏与电极接触的铸件,建议采取下列措施:当触头与铸件表面未完全接触时不接通电流,当电流已经断开时才取走触头。并且采用足够清洁和适宜的触头。对于经过机械加工的光洁表面,宜采用磁轭法。
4、铸钢件由于铸造应力的影响,有些裂纹会延迟开裂,所以不应在铸造后立即检测,而应在1~2天后再检测。
5、铸件缺陷如果超过验收标准被拒收,而又允许挖和补焊时,补焊区域也要注意控制延迟裂纹的产生。
6、检测时应凭肉眼,只有在001和01质量等级检测时可使用不超过3倍的放大镜。
粗大的晶粒、不均匀的组织等的复杂界面,都增强了超声波的散射,能量衰减大,以致可探厚度比之锻件要小。声波在不均匀、不致密组织和粗大晶粒界面上散射时,其散射信号强度较大,并为探头所接收;粗糙的铸造表面对声波反射会形成杂波;这些在示波屏上都会显示为杂乱的林状回波,将可能淹没缺陷回波,妨碍缺陷回波的辨认。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问题请和我联系删除!